佛教于汉代开始传入我国,魏、晋、唐、宋时期盛行。这期间,人名中佛教用语很常见,如六朝时文学家王僧虔、王僧佑,均用“僧”命名。唐代诗人王维,字摩诘,摩诘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大居士,传有《维摩诘所说经》,王维以“维”为名,以“摩诘”为字。随着佛教的传入,印度梵文中的大量词语为汉语所吸收,也渗透到人名中来。如佛、菩萨、罗汉、塔、金刚、如来、慈悲、刹那、袈裟、僧、伽蓝等等。辽时道宗皇后姓萧,小名观音;北周宇字文护的哥哥字文导,小名菩萨;杨津字罗汉。
身为君主崇佛也不乏其例,清世宗(1723-1735年在位)就是同佛教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位皇帝。他自号“圆明居士”,又称“破尘居士”,他曾作一首题为《自疑》的诗,曰:“谁道空门最上乘,谩言白日可飞升。垂裳宇内一闲客,不衲人间个野僧。”末一句是说自己是不着僧服的野僧,无有闲暇地为众生奔走四方,也就是说把自己打扮成在家的为臣民谋利益的佛爷皇帝。
清世宗在青年时不但有替僧(即雇了人代他出家),而且在登上皇位后还自称“释主”。1727年,发生了所谓黄河清的祥瑞,朝臣称贺,蒙古王公也要求诵经祈福。清世宗说,若蒙古地区因做佛事而人畜兴旺,是受我之赐,“朕亦即是释主”,当然应当允许,并加以资助。在这里,他已不是一般的比作佛徒,而是自称教主了。在他统治的末年,于宫中举行法会,讲 说佛法,供佛施僧,虽远不及梁武帝三次舍身出家,但确是在家修道的佛徒。
佛教教职的称谓之一的“居士”,是指在家的男女佛教徒。他们虽不削发不出家,但要办理“三皈依”手续,遵守“五戒”,经常参加佛事活动。受佛教的影响,文人的别号也常用“居士”。“居士”为梵文“家主”的音译,在佛教用语中,“家主”是指在家佛教徒中受过规诫教育的人。
元代篆书大师吾丘衍,又作吾衍,字子行,号竹房、竹素,时题布衣道士、贞白居士或贞白处士。处士,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。道士,道教徒。
明末的傅山15岁补秀才,20岁熟读《文选》,研究诸子、诸史、练习书法。他关心国家大事,在作文中曾写道:“念我弱冠年,命艺少旧袭。塾题试致身,满臆河山疲。……”
1944年,傅山满怀亡国之恨出家为道士,黄冠朱衣,自号“朱衣道人”、“酒肉道人”、“石道人”,开始了他40年的后半生。北宋诗人黄庭坚游览了三祖山山谷寺的石牛洞,那里的风景使他神往,于是他取山谷寺名作自己的别号,自称“山谷道人”。“道人”,对道士的尊称,古代也称佛教徒为道人。
作家唐騪出身于农民家庭,每代人都按族谱取名。唐騪这一代属“端”字辈,进小学时老师给他取名为“唐端毅”。唐騪读了几本古书之后,觉得这个名字像是身后的谥法,因为“江左三大家”之一的清初诗人龚鼎孳死后被封为“龚端毅公”。一次暑假,唐騪和祖母一起到寺庙进香,这里的住持净戒和尚颇通文墨,唐騪便把自己的苦恼说给他听。热心的净戒和尚当即查阅了不少书籍,反复琢磨,才定名为“騪”。《说文》释曰:“騪,弓衣也。”唐騪想道:这个和尚很有意思,他要我把大弓放进口袋去,不用武器;出家人与世无争,要求不露锋芒,不动杀机,也是理所当然的吧。
近代作家苏曼殊(1884-1918年),解放前曾经蜚声海内,誉满文坛,甚至出现过“曼殊热”(鲁迅语)的盛况,可见其受人欢迎。苏曼殊,原名戬,字子谷,曼殊是他出家以后自取的法号。此外,他受当时文坛风气的影响,还使用过40多个其他别号,如燕子山僧、南国行人等。
李叔同是位传奇式的人物,他一生屡屡改名易字,使用过的笔名多达200余个。李幼名成蹊,学名文涛,字叔同,又号漱筒。1905年母亲逝世后,改哀公;东渡日本留学时,改名岸,字息霜,又字息翁;1916年准备出家在杭州虎跑寺试验断食后,身感轻快舒爽,犹如脱胎换骨一般,取老子“能婴儿乎”之意,又改名婴。直到1919年在杭州定慧寺披剃出家,法名演音,字弘一,沿用终老。
上一篇:古代取名都按家谱排 下一篇:达赖和班禅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