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宅基的高低状况的原则性的观点。
古人有云,“凡宅东下西高,富贵英豪,前高后下,绝无门户。后高前下,多足牛马。”“凡地,东高西低,生气降基;东低西高,不富且豪;前高后低,必败门户,后高前低,居之大吉。”因为,宅基如果东高西低即左高右下,那么庭院内上午的采光量定然大为减少,而下午的采光量则相应增加。这在“夕阳”不如“朝阳”好的社会心理定势下,自然是一种蹩脚选择。何况中国大陆冬季多刮西北风,若宅基东高西低,而东西院墙又对称等高,那么,院内接风处就必然有所增加,这对于以烧炭方式取暖的古人来说,不能不是个问题。因此,在无平坦宅基的情况下,宁可“东低西高,不富且豪”,也不能“东高西低,生气降基”。前高后低也同此理。因为,中国民居多朝南座北,院门也多开在东南部。假如前高后低,那么,不仅采光不好,使宅内阴湿寒冷,而且外人造访进门后需要往低处走,视角会由仰转平转俯,这无疑将使宅主原应具有的居高临下的心理丧失殆尽。长此以往,即使“门户”不绝,也很可能患上抑郁症一类的心理疾病。因此,要想“世出英豪”、“多足牛马”还得“后高前下”。
“凡宅地形,卯酉不足,居之自如;子午不足,居之大凶。南北长,东西狭,吉;东西长,南北狭,初凶后吉。”此外,卯酉是指东西向,子午指南北向。子午不足,院落的长度就会短于宽度。那样,不仅景深不够,无美感可言,而且外人一进院落,走不了几步就到客厅,这对于从容待客(比如在不速之客造访入屋前,抹掉桌椅上的积尘,或者撤掉杯盘狼藉的餐具什么的)也极为不便。故自然不似“卯酉不足”那样“居之自如”了。
对住宅用地的高低状况,古人早已形成原则性的观点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大凡住宅用地以平坦为宜,古代称之为梁土。前高后低之地不宜居住。北高南低之地谓之晋土,居于此地者甚佳。南高北低之地谓之楚土,不宜居住。西高东低之地谓之鲁土,居于此地者人才辈出。东高西低之地谓之齐土,不宜居住。四方高而中央低之地谓之卫士,不宜居住。东南高而西北低之地“阴阳颠倒”,不宜居住。
古人形成这样的观点,大概和中国的地理状况有关。中国地势的基本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,自西向东逐级下降,呈现三个明显的倾斜阶梯,所以古人云:“天不足西北,地不满东南”。住宅用地北高南低或西高东低,冬季可免受寒风吹袭,平时可接纳更多的阳光,如左右再有楼宇或山丘围护,环境则更理想。如果住宅用地南高北低、东高西低或东南高西北低,其气候环境就差很多,古人认为这种地方不宜居住。
同样,四周高而中间低之地,地形封闭,通风不畅,视野不阔,排水系统受影响,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,容易受洪涝侵袭,这种地基自然也不好。
此外,我们在此总结了四条有关地形地势方面的要领:
①靠山坡营建的房子多为独栋别墅,讲求景观视野,故房宅背后的地势宜较高,而前面的地势宜较低,但地势较低的前面宜缓降坡,最忌层层下陷、急降坡甚或悬崖,让人有一泻千里的负面感受。相反的,独栋别墅在前高后低的地势上建筑,最不适宜,若屋宅后方为急降坡甚或悬崖者更差,让人产生恐惧感,安全方面也多顾虑。
②前窄后宽或前宽后窄的建筑基地,气势减弱,给予人不良印象。
③建筑基地较四周地势低者,下雨时容易积聚水气,除较为潮湿外,亦让人有不开朗的感觉。
④建筑在山上别墅,本可远离尘嚣享受宁静悠雅之居住环境,但若地势愈高愈偏僻,人烟自然愈少,若四周空旷无其他别墅比邻,则不宜。
(2)住宅用地的土质的考察。
住宅用地的土质最易被现代人忽视,古人则把它列为住宅选址必须考察的项目之一。建筑基址的地质及其环境的地质,对人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。
第一,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锌、铂、硒、氟等,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,直接影响人的健康。《山海经》记载了不少的地质与身体的关系,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、体质、生育等都有影响。明代王同轨在《耳谈》也谈到:“衡之常宁,宋阳产铝,其他人语予云:凡锡产处不宜生植。其人必贫而穆徙。”
第二,潮湿或臭烂的地质,将会导致关节炎、风湿、脏病、皮肤病等。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,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,因此不宜建宅。
第三,地球磁场的影响。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,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,但它的场对人发生着作用。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,也可以伤人,甚至引起头晕、嗜唾、神经衰退等。杨宪松在《十二杖法》中指出:“真冲中煞不堪扑,堂气归随在两(寸)边。依脉稍离二三尺,法中开杖最精元。”这就是说要稍稍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,才能得到吉穴。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,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门户不利。
第四,有害波的影响。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,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,或者有坑洞,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,都可能放射出长振动波或染辐射线或粒子流,导致人产生头痛旋晕、内分泌失调等症状。
堪舆学中常用“称土法”和“辨土法”来判断宅基土质的好坏。
所谓“称土法”,就是“人士实一斗,称之,六七斤为凶,八九斤吉,十斤以上大吉。”现代建筑学者认为,古人的“称土法”实际上是考察地基的承载力,所谓“斗土六七斤的凶土”,大概是指土质松散的有机土,这种土质不能作为建筑的地基。“斗土八九斤的吉土”相当于砂土或黏土,“斗土十斤以上的大吉土”,相当于密实的碎石土,这类土质承载能力大,很适宜做建筑地基。看来古人的“称土法”还是颇有科学道理的,其“吉凶”的含义其实是指土质承载力的大小和透气渗水性的好坏,并非迷信。
根据“辨土法”,古人认为,土色黄明润泽而紧密者,为最有生气之地,居住者富贵长寿;土色黄黑且有光泽,或呈青色及紫色又有光泽之地,亦可招来福气;土质不紧密且自然崩落者,土质如火灰且经常尘土飞扬者,草木不生之地,以及小石块多而土极少之地均不宜建住宅。
文献记载,春秋时伍子胥通过“相土尝水”,选址并规划营建了吴国都城l到阊大城,即现在的苏州城。晋代郭璞通过称土,选址营建了温州城。苏州城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,城址不变,原古城的阊阖门、胥门、盘门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,明清十大夫又营建了众多环境优美的私家同林,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。温州城自建城后逐渐成为浙东重镇,现在更成为经济十分繁荣的城市。可见伍子胥和郭璞的选址水平是很高的,其“称土”和“相土”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。
上一篇:住宅的整体格局 下一篇:为什么住宅不宜建在狭长的山谷或深巷